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,高50-150厘米。茎直立,粗壮,具纵细条棱,分枝向上平展。叶羽状分裂,长5-10厘米,宽4-8厘米,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边缘具锐锯齿,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;沿叶缘有少数腺体。头状花序单生,径5-8厘米,花序梗*棍棒状膨大;总苞长1.8-2厘米,宽1-1.5厘米,杯状,*具齿尖;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;长2.9厘米,舌片倒卵形,长1.4厘米,宽1.2厘米,基部收缩成长爪,*微弯缺;管状花花冠黄色,长约9毫米,*具5齿裂。 瘦果线形,基部缩小,黑色或褐色,长8-11毫米,被短微毛;冠毛有1-2个长芒和2-3个短而钝的鳞片。花期7-9月。 生长习性编辑 万寿菊生长适宜温度为15-25℃,花期适宜温度为18-20℃,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60-70%,冬季温度不低于5℃。夏季高温30℃以上,植株徒长,茎叶松散,开花少。10℃以下,生长减慢。万寿菊为喜光性植物,充足阳光对万寿菊生长十分有利,植株矮壮,花色艳丽。阳光不足,茎叶柔软细长,开花少而小。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。 栽培技术 整畦施肥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,应选土层深厚、疏松、排水透气好的土壤。耙深20-25厘米,使表层土壤绵软细碎,田面平整。每栽667平方米的苗床施土杂肥200千克、菊花**肥2千克,土杂肥翻入地下,化肥均匀撒于畦面后,用锄划入地下,然后耙细、整平。 苗床管理 春播万寿菊于播种后6-7天出齐苗,苗出齐后应注意苗床内的温度不可**过30℃,以免造成烧苗和烂根。苗长到3cm左右、**对真叶展开后,应注意通风,防止徒长。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-27℃,通风时间应在上午8-9点,不可在中午高温时通风,以免造成闪苗。如遇大风降温天气,停止通风。当室外平均气温稳定在12℃以上时,应选晴朗无风天,揭开薄膜,除掉苗床内的杂草。如缺水应喷一遍透水,并盖好膜,加大通风口,苗床内浇水不宜太勤,以保持床土间干间湿为宜。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℃时应揭膜炼苗,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浇水,进行移栽前的靠苗,以备移栽。 移栽 当万寿菊苗茎粗0.3厘米、株高15-20厘米、出现3-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。采用宽窄行种植,大行70厘米,小行50厘米,株距25厘米,每667平方米留苗4500株,按大小苗分行栽植。采用地膜覆盖,以提高地温,促进花提早成熟。移栽后要大水漫灌,促使早缓苗、早生根。